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服务动态 > 馆内动态 > 正文
谢汉仁来我校作《书法的生活意义》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5-09 点击:[]

撰稿人:黄小娟   撰稿部门:图书馆

5月7日,“书法的生活意义”专题讲座在图书馆举办,主讲嘉宾谢汉仁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长期致力于书法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专业展览中入展获奖。

讲座中,谢汉仁以“给心灵安个家”“给空闲添些彩”“给社会增点光”“给后代留个根”四大维度为框架,系统解读书法在当代生活中的多重意义:不仅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心灵栖息地,更是对抗娱乐同质化的高雅选择;既能丰富社会文化内涵,亦能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他强调,书法不仅是纸上笔墨,更是连接个人身心与社会文化的桥梁。

在审美文化层面,谢汉仁以“方圆之美”为例,解析中国传统审美的“意象”内核,阐释了中国哲学中“天圆地方”“刚柔并济”的思想,他指出,书法通过线条的曲直、结构的疏密、墨色的浓淡,展现了“相反相成”“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这一解读让听众对书法的文化深度有了全新认知。

谈及书法的现代生活价值,谢汉仁援引梁启超对书法娱乐价值的七大总结,提炼其优势:“自由便利”,可独乐亦可共乐,不择时空、成本低廉;“身心调节”,书写时“动静相宜”,既能收摄心神,又无需过度耗费精力;“可见成长”,每日临习皆有进步。他还以曾国藩等坚持日课为例,说明书法作为修身方式的历史传承与当代适用性。

在社会与传承维度,谢汉仁强调书法是“活的文化载体”,从古代碑刻到现代文创,书法始终塑造着中国人的审美品格。他呼吁在场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应将书法学习视为文化传承的责任。

近两小时的讲座,既有哲学思辨,又贴近现实生活,现场观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为书法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新视角——当笔墨融入生活,传统文化便有了最生动的传承方式。

谢汉仁在讲座中

大合影


(一审:黄小娟  二审:吴渊  三审:刘佩云)

【关闭】